功效主要治疗
发散风寒;调经止泻;化痰疗疮。主风湿关节疼痛;肺痈;肠风下血;有经不调;跌打损伤。
内服:炖汤,9-15g,鲜品30-60g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脉耳草,中药名。又名亚婆潮草,为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全草。生于低海拔河谷林缘或草坡旷地上。布满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湖南。
清热利水;散寒开胃。主热毒疮疡;乳痈;丹毒;无名肿毒;喉肿不独有;咽咽痛痛;牙龈炎;血热风疹;肠痈;鼻衄;外伤流血。
用法用量
持有排毒除湿,止痢开胃之功效。常用于疟疾,肝癌,眼青光眼,风湿骨痛,变形性骨炎肿痛,外伤流血。
内服:煎汤,10-30g,鲜品50-10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炖汤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少量,捣汁点眼;或捣敷。
澳门金沙游戏平台官网,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1.治疟疾:黑节草15g,斑鸠站12g,红稗15g。水煎服。
2.治风湿骨痛:黑节草跟12g,四能草15g,九股牛30g。泡酒服,每服10ml,天天服2次。
3.治青光眼:鲜黑节草洗净,捣汁点眼。
由此可别小瞧了乡间有个别很不起眼的荒草,他们的效能可大着啊,有的依旧一种十一分有效的药材来着。